李偉堂, Ernest
| 心理輔導及治療師 心.啟.晴專業輔導學院導師 社會科學(輔導)碩士(HKU) 美國國立兒童創傷治療學院 「認可臨床創傷治療專家及顧問」(TLC) 身心聚焦(生命自覺)導師(Focusing Institute) MMTIC兒童及青少年性格類型認可執行師(CAPT) 中國國家心理咨詢師 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「註冊臨床催眠治療師」(ACHE) 美國藝術治療學會會員(AATA) 美國遊戲治療學會會員(APT) 美國輔導協會會員(ACA) |
使命 「藉著讓每個人發現自己的內在的資源與能力,讓生命從心出發,啟動潛能,再次發現眼前的晴空。」 成立目的 今日社會,生活節奏急速,每人每日面對生活、家庭、工作等,若未能好好的處理或調節,便容易因工作壓力、家庭及生活的小風波,而感到無助、無力,產生情緒、生活中的不適,甚至影響成為生理疾病。 一方面,我們提供心理咨詢與輔導,協助有需要人士,共同走過生活中的難關,並更有力量地去迎接生命中的挑戰,從中得到更多的成長,令生活更開心、自在、成功。 另一方面,透過社會教育培訓,包括壓力處理、情緒管理、溝通、親子教育等...,從中學習個人素養、溝通方法、個人/家庭成長等...知識,令生活過得更好、更快活。
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
基督教協基會元朗社會服務中心 -「處理認識幼兒焦慮情緒及基本舒緩技巧」家長講座
「臨床心理治療師」李偉堂 Ernest (堂哥哥)獲 基督教協基會元朗社會服務中心邀請,為K.1 - K.3
孩子的家長,舉辦「處理認識幼兒焦慮情緒及基本舒緩技巧」家長講座,讓大家認識幼兒焦慮情緒的特徵與成因、學習辨識幼兒焦慮情緒、了解家⻑與幼兒焦慮情緒的關係,及學習基本的舒緩情緒技巧。
保安局禁毒處 - 「孩子有憤怒情緒健康嗎?」家長講座
「臨床心理治療師」李偉堂 Ernest (堂哥哥)
早前擔任保安局禁毒處舉辦的「孩子有憤怒情緒健康嗎?」家長講座嘉賓講者。堂哥哥與各家長一起探討孩子有憤怒情緒是否健康,以及當負面情緒出現時,父母如何正視和紓綬孩子的感受。
李偉堂, Ernest
| 心理輔導及治療師 心.啟.晴專業輔導學院導師 社會科學(輔導)碩士(HKU) 美國國立兒童創傷治療學院 「認可臨床創傷治療專家及顧問」(TLC) 身心聚焦(生命自覺)導師(Focusing Institute) MMTIC兒童及青少年性格類型認可執行師(CAPT) 中國國家心理咨詢師 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「註冊臨床催眠治療師」(ACHE) 美國藝術治療學會會員(AATA) 美國遊戲治療學會會員(APT) 美國輔導協會會員(ACA) |
《香港經濟日報TOPick》-『孩子做事慢吞吞? 心理治療師:催促會抹殺孩子好奇心』
子女吃飯慢、走路慢、做功課慢…曾經有個調查問媽媽的口頭禪,絕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說「快啲啦!快啲啦!」。香港生活節奏緊張,在10個父母的眼中,9個都認為自己子女「慢吞吞」。
「#臨床心理治療師」#李偉堂Ernest(堂哥哥) 早前接受 #香港經濟日報TOPick 訪問,教導如何才可以讓孩子專注完成事情,提升效率他們做事效率。
訪問短片➡️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46vh9uF3Yo&feature=youtu.be
好奇心令小朋友不能專注
Ernest指,父母常犯錯誤之一,是站在大人的角度來看待小朋友的行為。舉個例子,在大人眼中走5分鐘的路程,小孩隨時需要耗時15分鐘,他們或許會停下來觀察路旁的花朵或巴士,看見路上的螞蟻和昆蟲,又會駐足細看。
歸根究底,小朋友做事「慢吞吞」源於他們對身邊萬事萬物的好奇心。
而在父母的角度,自己早已對周圍的事物習以為常,當子女拖慢走路的進度,他們會講「快啲啦!快啲啦!唔好唔專心!」不斷催促孩子做事快點,就像「拉牛上樹」一樣,其實是在抹殺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。
提升孩子做事效率
「程序感」即做事的先後次序,讓孩子掌握「程序感」,他們便會知道做完第一件事情,接下來要做甚麼。當他們緊記做事的程序後,日復日的去做,便會愈做愈快。
要培養孩子的「程序感」,可用言語具體提示他們做事的步驟。舉例說,當孩子穿衣服時,父母可用言語引領他們行動說:「而家着衫啦!隻手遞出嚟穿入去!」。假如他們在穿衣的途中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,父母亦可同樣用言語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來,如「岩岩穿完左手,而家穿右手啦!」
父母將孩子正在做的每一個步驟用言語表達出來,久而久之,小朋友聽多了便會明白穿衣的步驟和次序,做事的速度亦會日漸提升。這個方法亦可應用訓練小朋友做不同的事情,令他們熟習做事的程序。
預備計時器 時間,對幼童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。Ernest指,6歲或以下的小朋友,其實不太能掌握時間流動的感覺。舉例說,假設你跟一個3歲小朋友說,容許他用5分鐘玩玩具,他可能會興高采烈的打開玩具箱,結果「快活不知時日過」的玩樂了30分鐘。
相反,假若你跟就讀小二的小朋友說同一番話,他可能會立即跟你說「5分鐘可以玩咩?我將玩具拎出嚟都夠鐘啦!」小朋友並不是不知道「5」這個數字的數量,而是未能掌握「5分鐘」這種時間流逝的感覺。
因此,父母可以為小朋友訂立時間表,再預備計時器來提點他們轉換至下一個活動,
這個方法有助培養小朋友的程序感,令他們知道做事的先後次序;對於幼小的孩子,鬧鐘能提示他們從一個活動轉至下一個活動。
「#臨床心理治療師」#李偉堂Ernest(堂哥哥) 早前接受 #香港經濟日報TOPick 訪問,教導如何才可以讓孩子專注完成事情,提升效率他們做事效率。
訪問短片➡️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46vh9uF3Yo&feature=youtu.be
好奇心令小朋友不能專注
Ernest指,父母常犯錯誤之一,是站在大人的角度來看待小朋友的行為。舉個例子,在大人眼中走5分鐘的路程,小孩隨時需要耗時15分鐘,他們或許會停下來觀察路旁的花朵或巴士,看見路上的螞蟻和昆蟲,又會駐足細看。
歸根究底,小朋友做事「慢吞吞」源於他們對身邊萬事萬物的好奇心。
而在父母的角度,自己早已對周圍的事物習以為常,當子女拖慢走路的進度,他們會講「快啲啦!快啲啦!唔好唔專心!」不斷催促孩子做事快點,就像「拉牛上樹」一樣,其實是在抹殺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。
提升孩子做事效率
「程序感」即做事的先後次序,讓孩子掌握「程序感」,他們便會知道做完第一件事情,接下來要做甚麼。當他們緊記做事的程序後,日復日的去做,便會愈做愈快。
要培養孩子的「程序感」,可用言語具體提示他們做事的步驟。舉例說,當孩子穿衣服時,父母可用言語引領他們行動說:「而家着衫啦!隻手遞出嚟穿入去!」。假如他們在穿衣的途中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,父母亦可同樣用言語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來,如「岩岩穿完左手,而家穿右手啦!」
父母將孩子正在做的每一個步驟用言語表達出來,久而久之,小朋友聽多了便會明白穿衣的步驟和次序,做事的速度亦會日漸提升。這個方法亦可應用訓練小朋友做不同的事情,令他們熟習做事的程序。
預備計時器 時間,對幼童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。Ernest指,6歲或以下的小朋友,其實不太能掌握時間流動的感覺。舉例說,假設你跟一個3歲小朋友說,容許他用5分鐘玩玩具,他可能會興高采烈的打開玩具箱,結果「快活不知時日過」的玩樂了30分鐘。
相反,假若你跟就讀小二的小朋友說同一番話,他可能會立即跟你說「5分鐘可以玩咩?我將玩具拎出嚟都夠鐘啦!」小朋友並不是不知道「5」這個數字的數量,而是未能掌握「5分鐘」這種時間流逝的感覺。
因此,父母可以為小朋友訂立時間表,再預備計時器來提點他們轉換至下一個活動,
這個方法有助培養小朋友的程序感,令他們知道做事的先後次序;對於幼小的孩子,鬧鐘能提示他們從一個活動轉至下一個活動。
李偉堂, Ernest
| 心理輔導及治療師 心.啟.晴專業輔導學院導師 社會科學(輔導)碩士(HKU) 美國國立兒童創傷治療學院 「認可臨床創傷治療專家及顧問」(TLC) 身心聚焦(生命自覺)導師(Focusing Institute) MMTIC兒童及青少年性格類型認可執行師(CAPT) 中國國家心理咨詢師 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「註冊臨床催眠治療師」(ACHE) 美國藝術治療學會會員(AATA) 美國遊戲治療學會會員(APT) 美國輔導協會會員(ACA) |
訂閱:
文章 (Atom)
《Super Parents 學前&親子》文章 -『幼兒常發脾氣』
家長們若一直有閱讀 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(堂哥哥) 的教養文章,都應該會了解小朋友發脾氣背後真正的意思。不過當孩子"發脾氣"和處於"不開心"情緒時,父母該如何處理? 又或如何防止孩子以"發脾氣...

-
「臨床心理治療師」李偉堂 Ernest (堂哥哥)獲 基督教協基會元朗社會服務中心 邀請到 元朗麗晶幼稚園 舉行「處理認識幼兒焦慮情緒及基本舒緩技巧」家長講座。讓家長們認識何為焦慮、分辦“好的焦慮”和“不好的焦慮”。當天亦與大家分享,如何培養健康的家長心態,配合基本舒緩技巧,建...
-
「臨床心理治療師」李偉堂 Ernest (堂哥哥) 在 TVB 兒童節目「THINK BIG 天地」擔任專家顧問,從遊戲中了解小朋友。今集透過「圖樣猜猜畫」遊戲,訓練小朋友感覺專注力。 大家可 點擊連結重温節目 內容!! 遊戲名稱:「圖樣猜猜畫」-- 訓練感覺專注力。...
-
家長們若一直有閱讀 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(堂哥哥) 的教養文章,都應該會了解小朋友發脾氣背後真正的意思。不過當孩子"發脾氣"和處於"不開心"情緒時,父母該如何處理? 又或如何防止孩子以"發脾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