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

《Super Parents 學前&親子 - 9月號》文章 -『唔開心是不好的』

早前一套以講述大腦中的喜怒哀樂為主題的動畫電影,深受各家長和小朋友歡迎。不少家長更借此向孩子講解比較抽象的情緒表現:快樂、憂愁、厭惡、恐懼和憤怒。 

情緒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較容易被忽略的一環,而且是最不容易的課題。然而若情緒教育處理得不好,會讓孩子對某些情緒產生誤解,甚至抗拒。想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輕鬆進行情緒教育? 請細閱「臨床心理治療師」李偉堂Ernest (堂哥哥) 在《Super Parents 學前&親子 - 9月號》內的『唔開心是不好的』 文章。













李偉堂, Ernest 
心理輔導及治療師
心.啟.晴專業輔導學院導師
社會科學(輔導)碩士(HKU)
美國國立兒童創傷治療學院 「認可臨床創傷治療專家及顧問」(TLC)
身心聚焦(生命自覺)導師(Focusing Institute)
MMTIC兒童及青少年性格類型認可執行師(CAPT)
中國國家心理咨詢師
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「註冊臨床催眠治療師」(ACHE)
美國藝術治療學會會員(AATA)
美國遊戲治療學會會員(APT)
美國輔導協會會員(ACA)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《Super Parents 學前&親子》文章 -『幼兒常發脾氣』

家長們若一直有閱讀 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(堂哥哥) 的教養文章,都應該會了解小朋友發脾氣背後真正的意思。不過當孩子"發脾氣"和處於"不開心"情緒時,父母該如何處理? 又或如何防止孩子以"發脾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