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

以性格類型 – 職場/擇業盡發揮(一)

對於剛離開校院或正尋求合適職業的人士來說,要找一份「合得來」的職業就像要找一位「合得來」的伴侶般,可以是「一見鐘情」又或是「處處碰壁」。若以尋找伴侶的想法,未相處過真的不知是否「合得來」,然而人生又有幾多個十年,這樣與工作「相處」下去,真怕到老還在「相處」的階段呢…

而以人的性格特質,作為對工作配對,也是一種預測與工作是否「合得來」的工具。性格類型源自心理動力大師榮格(Carl Jung)的性格類型分析,透過分析,從性格特質,內在推動力、思維模式及生活態度…等,不同人不同取向,形成十六種不同性格類型。而性格類型,對個人成長、發掘性格潛能、改善人際關係,並了解自己在壓力下之心理反應,都很有幫助;此外,對個人興趣及職業發展取向,具良好預測作用。

大家不妨先回答以下的問題,每條問題有二句描述(a與b),以自己的角度,選擇你期望的工作元素。
career_1_1
現在根據你的答案,配對你期望的工作類型:
career_1_2
把你的答案填寫如下:
career_1_3
現在你知道了你自己期望的工作類型,下期,我們便看看不同類型的工作有什麼特質吧。

心.啟.晴 成長坊

以性格類型 – 職場/擇業盡發揮(二)

回顧「以 性格類型 – 職場/擇業盡發揮(一)」,找到您期望的工作類型,現在為大家解說這個工作類型的特質,以便對我們期望的工作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若未完成問題,請先完成它,才繼續閱讀

問題一
career_2_1
問題一是指您期望的工作專注在那個方向。
選擇答案a表示E(外向),即是您期望的工作主要與外界的人事接觸,期望工作以團隊為主,傾向能與他人互相交流及互動的工作,最好能提供開放的社交環境,可以從中分享自己的想法。另外,工作以行動為主,先行動,之後才再檢討及修正更為合適。對於一些工作節奏快,而且是多元化的工作範圍更感興趣。

相對選擇答案b表示I(內向),即是您期望的工 作主要是專注與深入的自我接觸,期望工作有一個 空間,給予自己獨立工作,若有需要,以小組或核 心對象中聽取深入詳細的意見,作詳細部署,然後 行動。對於一些工作節奏較慢,著重深入發展的工作更感興趣。

問題二
career_2_2
問題二是指工作中要處理的工作特點。

選擇答案a表示S(實感),即是您期望的工作主要是處理一些確定的及具體的資料,如數據…等,建基於能有真接及有型的實際效益的工作。以現實並具體的事務,從而能發揮及應用本身已知的知識,把當前眼下發生的事情處理。

相對選擇答案b 表示N(直覺),即是您期望的工作能發揮想像及 可以有創新發展的空間,建基於新想法及概念,從整體 中啟發靈感,發展及推出新的處理工作的方法。傾向有機會不斷 學習新事物,而且為未來提供新方向的工作。

問題三
career_2_3
問題三是指對工作的決定模式。

選擇答案a表示T(思考),即是您期望在工作中找問題,並進行的分析,並以邏輯、客觀的方式下做決定,以達到公正和公平的工作環境。對於以冷靜而不涉及太多人為因素的工作感到吸引,從中獲得個人的成就感。

相對選擇答案b表示F(情 感),即是您期望的工作以人為本,從別人的立場 考慮,達到互相有益處的工作,而且重視情感與和 睦的工作環境。對於工作中,彼此都可以投入感情,互相支持的 氣氛感吸引,從中能夠獲得別人欣賞。

問題四
career_2_4
問題四是指對工作的態度。

選擇答案a表示J(判斷),即是您期望工作以目標為本,以按照預定的計劃工作。對於面對的工作有既定的模式,從而能預測發展的方向。重點是以「完成」為標準,有嚴謹的方式及時間表最為理想。

相對選擇答案b表示P(認知),即是您期望 的工作以靈活為本,可以隨時按情況而改變計劃, 並提供不同的選擇。對於面對的工作是以靈活、多 變、及挑戰性,而沒有既定方式感吸引。重點是以 「開始」,並不需要太多規定及限期的工作,以自發性為重點。

好 了,對於這四條問題的講解,能否為你計劃的工作帶來更清 楚的方向?而把這四個特點加起來,便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工作類 型圖了!
career_2_5
若對以上的組合想知更多,請留意日後的文章。

心.啟.晴 成長坊

心理投射看前路 – 著重枝節還是果

在一次為某大機構進行員工培訓的工作坊,人事部主管主動走過來和我傾談,他問到有關心理繪畫的用途。

主管:我早有聽聞心理繪 畫能反映人的內心世界,那麼這個方法除了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外,在工作上會否帶來幫助?

我:(笑了笑)若以你的工作為例,心理繪畫也可以應用在應徵上。

主管:(好奇地)啊?那該如何做?

我: 在面試時,不妨叫應徵者畫一顆樹的畫給你。當遇上對應徵者難以取捨時,你帶同他們的畫來找我,我告訴你心理繪畫如何幫到你啦!

一個月後,那名主管登門造訪,他為公司招聘行政主任 一職,其中兩名應徵者他不知選擇那一位擔任這個 職務。他把畫平放出來:

▼應徵者A

18656_284064491025_178178076025_3514801_6352225_n

▼應徵者B

18656_284064691025_178178076025_3514802_3371454_n

我:先從線條看,從A的樹以外框線畫外形,再填色,表示他 是一個跟從規條行事的人;而B比較自由地掃描出來,表示他是 一個思路自由,彈性行事的人。

主管:(點點頭)還有呢,告訴我多一點!

我: 在繪畫「一棵樹」時,我們會因應我們有留意或對我們重要的部分而把它畫出來。當我們看著一棵樹時,我們會對它產生一些聯想,其中有「成長」的意思。

主管:(插咀)那和工作有什麼關係?

我: 在一個求職面試中,求職者被要求畫「一棵樹」,自然會把工作投射在畫上。所以這幅樹圖便投射了求職者潛意識對工作的想法。
果實是一棵植物的收獲,亦即是以目標為本。以工作為例,即是對工作是以目標為本,做事著重結果。
而樹技是樹幹與樹葉/果實之間的連 接,即達到目標的路徑。以工作為例,即是對工作著重工序,著 重做事的方式。

我: 所以就A及B的樹圖,便各自反映兩者對工作的態度及做事的作風了。

主管:(興奮地)啊!這個行政主任的職位最重要是好好按公 司標準化的系統處理內部行政工作!而這個職位的上司非常 著重下屬要按規定而執行職務,而且對每個細節也一絲不苛的! 我現在知道要請那一個了!



你呢?你對於工作又會著重那個方向?做事的作風又如何?不妨也畫「一棵樹」讓自己評評看。

心.啟.晴 成長坊

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

求學/擇業/轉職著重心理素質 - 自我激勵,創造成功

在過去的職業講座及工作坊中,很多學員除了面對選擇的困難外,還有很多的顧慮。記得一次被邀出席一次職業講座,完結後打算到到附近的café與同事作講座後的檢討,因正值放工時間,而且也頗多人到是次的展覽,所以只能找一個算是比較「寧靜」的位置傾談。當坐下及整埋安頓後,從後面的位置轉來數位年青人正在談論有關擇業的聲音。


年青人A:「唉…原本諗住黎到展覽,睇下有咩合適便去馬,點 知重攪到唔知自己想點咁…」
年青人B:「你之前唔係話做酒店呢行,所以搵D酒店管理COURSE 讀咩?」
年青人C:「咪係喎,點樣攪到唔知點呀?」
年青人A:「唉,聽聽下又覺得好似唔係好適合咁…」
年青人B:「下!唔係呀,點樣唔適合呀?」
年青人A:「原本諗住咩都唔諗,報左個COURSE先算, 點知原來好複雜,又話入行做下基本野,跟住又話再升要再 讀D咩咩咩DIP咁,之後又話…我都唔記得佢講咩啦…
年青人C:「咁即係點呀?」
年青人A:「唔知呀,總之就係煩啦!」
年青人B:「咁你不如諗清楚D先…」
年青人A:「咁要諗D咩,不如你話我知!」
年青人B、C:「…」

未知以上的對話有否在你擇業或想轉職時出現在腦海中呢?每 當我們想立定意向時,或訂立目標後,我們便會有疑惑,擔 心會否太心急、會否太魯莽、會否未考慮清楚、會否做出不正 確 的選擇…

現在是時候,問一下自己「從幾多歲開始,我為自己前途作決 定?」

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麼?未試過?試過,但未試過咁重大的決 定?11歲便自己選中學?12歲自己選擇識那些朋友?13 歲自己選擇玩什麼電玩?14歲選擇讀那科?只要你試過的話, 那麼當時你又如何做這個決定?你考慮什麼?你擔心什麼?

以上的問題不是要考驗你,當面對決擇,我們會害怕、擔心、 驚慌,害怕做錯決定、擔心選擇不清、驚慌前路茫茫,這是 正常的心理狀態。回顧過去,當你做決定時,有父母指點、 長輩指引、同輩相陪,人長大了,發現各有所長、各有前途, 過去的指點、指引只是過來人的參考,過去的相陪只是年 輕的伙伴經驗,現在,你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,那該當如何面 對?

在過去的輔導工作中,我發現:「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做決擇,只是未有正確的方法做好心理準備。」想一想,每當面對選擇,如選擇職業為例,最初不知選擇那一行,後來定下決心選擇了一個職業發展,但經過一段時間,反覆再去想的時候,好像發現了很多問題,然後不知道是否選擇錯誤,於是又回到起點了。就好像當定下了目標後,我們的心理便同時存在著「向目標出發」及「做錯決定」二種狀態。

當你定了目標,把專注都放在「向目標出發」時,你會發現你 會向著你定下的目標而出發,就如以上的年青人,計劃以酒 店業這個方向進修,到教育展覽會尋求進修路線;然而,年青 人 開始把專注放在「做錯決定」時,我們便迷茫了。

所以,要做到向前進發,向目標前進,首要的任務是培養「專 注向目標出發」的心理狀態上,只要能專注於你的目標,你會發 現你正一步一步向著目標走。

心.啟.晴 成長坊

《Super Parents 學前&親子》文章 -『幼兒常發脾氣』

家長們若一直有閱讀 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(堂哥哥) 的教養文章,都應該會了解小朋友發脾氣背後真正的意思。不過當孩子"發脾氣"和處於"不開心"情緒時,父母該如何處理? 又或如何防止孩子以"發脾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