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

求學/擇業/轉職著重心理素質 - 自我激勵,創造成功

在過去的職業講座及工作坊中,很多學員除了面對選擇的困難外,還有很多的顧慮。記得一次被邀出席一次職業講座,完結後打算到到附近的café與同事作講座後的檢討,因正值放工時間,而且也頗多人到是次的展覽,所以只能找一個算是比較「寧靜」的位置傾談。當坐下及整埋安頓後,從後面的位置轉來數位年青人正在談論有關擇業的聲音。


年青人A:「唉…原本諗住黎到展覽,睇下有咩合適便去馬,點 知重攪到唔知自己想點咁…」
年青人B:「你之前唔係話做酒店呢行,所以搵D酒店管理COURSE 讀咩?」
年青人C:「咪係喎,點樣攪到唔知點呀?」
年青人A:「唉,聽聽下又覺得好似唔係好適合咁…」
年青人B:「下!唔係呀,點樣唔適合呀?」
年青人A:「原本諗住咩都唔諗,報左個COURSE先算, 點知原來好複雜,又話入行做下基本野,跟住又話再升要再 讀D咩咩咩DIP咁,之後又話…我都唔記得佢講咩啦…
年青人C:「咁即係點呀?」
年青人A:「唔知呀,總之就係煩啦!」
年青人B:「咁你不如諗清楚D先…」
年青人A:「咁要諗D咩,不如你話我知!」
年青人B、C:「…」

未知以上的對話有否在你擇業或想轉職時出現在腦海中呢?每 當我們想立定意向時,或訂立目標後,我們便會有疑惑,擔 心會否太心急、會否太魯莽、會否未考慮清楚、會否做出不正 確 的選擇…

現在是時候,問一下自己「從幾多歲開始,我為自己前途作決 定?」

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麼?未試過?試過,但未試過咁重大的決 定?11歲便自己選中學?12歲自己選擇識那些朋友?13 歲自己選擇玩什麼電玩?14歲選擇讀那科?只要你試過的話, 那麼當時你又如何做這個決定?你考慮什麼?你擔心什麼?

以上的問題不是要考驗你,當面對決擇,我們會害怕、擔心、 驚慌,害怕做錯決定、擔心選擇不清、驚慌前路茫茫,這是 正常的心理狀態。回顧過去,當你做決定時,有父母指點、 長輩指引、同輩相陪,人長大了,發現各有所長、各有前途, 過去的指點、指引只是過來人的參考,過去的相陪只是年 輕的伙伴經驗,現在,你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,那該當如何面 對?

在過去的輔導工作中,我發現:「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做決擇,只是未有正確的方法做好心理準備。」想一想,每當面對選擇,如選擇職業為例,最初不知選擇那一行,後來定下決心選擇了一個職業發展,但經過一段時間,反覆再去想的時候,好像發現了很多問題,然後不知道是否選擇錯誤,於是又回到起點了。就好像當定下了目標後,我們的心理便同時存在著「向目標出發」及「做錯決定」二種狀態。

當你定了目標,把專注都放在「向目標出發」時,你會發現你 會向著你定下的目標而出發,就如以上的年青人,計劃以酒 店業這個方向進修,到教育展覽會尋求進修路線;然而,年青 人 開始把專注放在「做錯決定」時,我們便迷茫了。

所以,要做到向前進發,向目標前進,首要的任務是培養「專 注向目標出發」的心理狀態上,只要能專注於你的目標,你會發 現你正一步一步向著目標走。

心.啟.晴 成長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《Super Parents 學前&親子》文章 -『幼兒常發脾氣』

家長們若一直有閱讀 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(堂哥哥) 的教養文章,都應該會了解小朋友發脾氣背後真正的意思。不過當孩子"發脾氣"和處於"不開心"情緒時,父母該如何處理? 又或如何防止孩子以"發脾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