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兒子說:「我好想坐呀。」
媽媽說:「回家便可以坐了。」
兒子說:「隻鞋很夾腳。」
媽媽說:「咁咪回家除左佢囉。」
兒子說:「隻腳好痛呀。」
媽媽說:「你可唔可以唔好咁多藉口好唔好!」
誰之過?兒子隻鞋夾腳是藉口?還是媽媽好想回家?誰忽略了對 方的感受?誰有更大的能力?
這個片段,讓我回憶多年前一次的兒童遊戲輔導,他是一個六 歲男孩子,當他入來後,他便不停的打不倒翁,把不同的玩 具也拋擲到地上,口裏對著不倒翁及玩具說:「我憎死你!」 「無鬼用!」「去死啦!」我回應了他「嬲」的感受,他 的行為開始好轉了。然而突然他好像想起什麼,拿著羽毛球 拍並不停打不倒翁,口裏並說:「當年你拿雞毛掃打我,而 家我打番你!」「你打我屁股!我而家打番你!」「你問都 沒問我就打我,我而家要打番你!」我回應了當時他的「委 屈」、「無人明白」、「痛」、「嬲」的感受,他停止了, 跟著我和他說:「你是用來錫的,當時苦了你。」他眼濕濕 的停手了。並躺在桌上,我教他深呼吸,他的情緒便平靜了 下來... 而當離開時,他把他的襪子脫掉,並說:「他令我很不舒服, 我唔想穿了。」我回應:「當你唔舒服時,你會講出來呀!」 而他回應我說:「但係屋企有人唔明。」當時他雙眼的無奈,差 點令我受不了...
一個六歲的孩子,盛載著「嬲」、「委屈」及「無奈」,當他 和自己爸媽訴說時,而爸媽只是說教或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 孩子是多麼的無助,同時也把這份嬲與委屈一直放在心中, 打擊了他的自信、能力,同時,日後他可能不敢告訴別人自己的 需要。哪有父母想孩子這樣?
養育子女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責任,作為父母面對這份責任,的 確會緊張、苦惱或無從入手,甚至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已參與打擊 子女的信心,成為影響子女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因此,明白子女的感受,當父母把自己的期望、緊張放下,真 真正正的打開自己的耳朵聆聽子女的說話時,你會發現他的 千言萬語,同時,成為子女的加油站,當子女遇到生活的錯 敗,若父母非說教而是明白,子女便能重新加油,努力地做好自 己的責任,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。
父母們,你能成為子女的加油站嗎?
心.啟.晴 成長坊
媽媽說:「回家便可以坐了。」
兒子說:「隻鞋很夾腳。」
媽媽說:「咁咪回家除左佢囉。」
兒子說:「隻腳好痛呀。」
媽媽說:「你可唔可以唔好咁多藉口好唔好!」
誰之過?兒子隻鞋夾腳是藉口?還是媽媽好想回家?誰忽略
這個片段,讓我回憶多年前一次的兒童遊戲輔導,他是一個
一個六歲的孩子,盛載著「嬲」、「委屈」及「無奈」,當
養育子女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責任,作為父母面對這份責任,
因此,明白子女的感受,當父母把自己的期望、緊張放下,
父母們,你能成為子女的加油站嗎?
心.啟.晴 成長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